自2003年起,杭州图书馆开始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及附近的农民工。18日,该馆馆长褚树青在微博上表示“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这被转发了5000多次,光评论就达1200多条。不少博友直赞馆长有北大遗风。记者连线褚馆长,他却婉言谢绝了采访。该馆办公室主任刘丽东说:“这也算新闻吗?我们一直觉得,这是公共图书馆本来就应该承担的责任。”(《青年时报》1月19日) 一直以来,对于流浪乞讨者,除极端寒冷天气会受到政府统一救助外,也总有不少民间人士向他们伸出援手(如美女喂老乞丐吃面条、温州的“施粥棚”等),主流人群一以贯之地关注弱势群体、扶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动人情形,既温暖着这些落魄者的身心,也给其他公众的心灵以莫大慰藉。
但类似于杭州图书馆这样以政府事业单位身份,自2003年起就开始对包括乞丐在内的所有读者免费开放的善举,委实太少。所以,听闻褚馆长“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这番令人感佩的告白,自然心头一热。
如果说上述真情告白算是一家公立图书馆如何对待落魄乞丐,如何给予这个特殊读者群应有的一种态度的话,那办公室主任随后对记者的追访表露出的惊讶,则无疑是对馆长告白的升华,因为在主任看来,公立图书馆对包括乞丐在内的所有读者免费开放,这再正常不过。难怪这种表态会引来众多网友如潮夸赞,比如,尊重众生平等,才是真的进入成熟社会。这位馆长值得尊敬;做得好,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太阳不会因为乞丐和拾荒者的身份而拒绝给予他们阳光;学者熊培云也为此感叹:杭州真是一个美好城市。风景与人文以及生活的情趣,北京、上海都比不了。
尊重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公民活得更美好,更有尊严,这些不仅载入了宪法和法律,进入了各级政府的工作部署、规划,也更是每一个人的憧憬。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文理念,这种法治社会起码的人文与制度关怀,却每每流于形式,或只挂在一些管理者嘴上,每遇创卫达标、检查验收或城市举办的节会,这些平时少有人关注的流浪乞讨者总是首当其冲,或被劝离城市,或被集体输送到荒郊野外一“扔”了之。
也许,囿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等许多现实桎梏,还无法让每一个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的这个庞大群体都能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也无法进行像许多国家那样规划的关注流浪乞讨者的制度安排(如政要一年抽一天慰问他们;又如市长或候选人也要混入乞丐群中亲身体验生活)。但正如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靠着许多人共同努力与推动的,要改善和提高包括乞丐在内的社会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的福祉,更需要全社会每一个单位每一个成员都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我始终觉得,每天能有一盏温暖的灯火为人点亮的地方才叫家。同理,能为乞丐打开一扇门的城市,把乞丐当人,对其基本的生存权、公民权以应有尊重和起码保障的城市,也才有资格叫“天堂”。(李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