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慈善研究 >

义工精神不容“被”字马甲

时间:2011-09-06 08:22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临聘人员穿上“被义工”的蓝马甲,也让义工穿上了“被”字的马甲,更让政策规定穿上了阳奉阴违的马甲。

  临时工顶包的事,屡见报端:掴打卖菜老翁的城管是临时工,抄袭宣传稿的文员是临时工,上班打牌的船员是临时工,违规买保障房的公务员是临时工……现在,深圳被要求当义工的机关干部,也变成了临时工:本月初,深圳要求干部每周末拿出半天时间义务开展社会服务,统一着蓝马甲。近日,却曝出少数单位让临聘人员代替公职人员上街做义工。

  拿临时工顶包,是为了转移视线、推卸责任,大体都发生在一些人不愿干的麻烦事之后。临时工“被义工”同样如此:在一些机关干部眼里,做义工也是一件麻烦事,才让处于弱势的临时工上。

  做义工怎么会成麻烦事?关键在一个“被”字。临时工们为生计所需,被动穿上“蓝马甲”,打着为社会服务的旗号,行的是为机关干部服务之实。实际上,公务员同样是“被义工”了。如果没有白纸黑字的文件,很多机关干部可不会去上街维持交通秩序,这也是“被”了。

  而再没有比一个“被”字,更有悖于义工的精神了。义工,落脚点在一个“义”字。自愿、利他,才是其本质属性,也才是最值得褒扬的精神。无论是以行政手段强制机关干部当义工,还是权力层级让临聘人员穿马甲,都不是义工,只是“抓差”。

  正是这一个“被”字,不仅让一个初衷未尝不好的制度安排变成了一场秀,不仅会损及机关干部的休息权,也不仅会让那些真正投身义工行动的人寒心,而且会损害到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精神,助长弄虚作假、形式主义风气。

  临时工顶包公职人员当义工,同样反映出一些地方做决策、定政策时的不科学。一方面,决策变成拍脑袋,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和调研,就发通知、下文件;另一方面,在执行时,既没有公开提意见,也不能公然不执行,只有玩玩顶包、捉捉迷藏,希望这把火早点烧过去。

  临聘人员穿上“被义工”的蓝马甲,也让义工穿上了“被”字的马甲,更让政策规定穿上了阳奉阴违的马甲。或许,穿上马甲,什么事儿都能“闹闹哄哄,圆满成功”,但马甲终究是要脱下来的。

  (张铁)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管理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06-10 16:06 最后登录:2022-11-02 07:1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