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养老问题不仅要从社会保障层面、硬件设施层面加大力度,同时也要注意从精神层面、人间关爱层面下功夫。
●怎样让我们的老年人也以“积极老龄化”的心态欢度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实践还任重道远。
●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琳
●嘉宾:桂世勋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终身教授)
解放观点:老龄化是“十二五”期间上海将面临的突出问题。不仅户籍人口中,每四人就有一个60岁及以上的老人,而且随着高龄老人和纯老家庭数量的急剧增加,无论家庭还是社会的照料压力都将日益凸显。最近,在上海一些老龄化程度高的老社区,出现了居民自发凑份子成立“楼道基金”,为一栋楼里的老人们送关爱、提供各种志愿服务的新鲜事。对社区居民们的这种主动行为,您怎么看?
桂世勋:“楼道基金”兼具应急性的经济帮困和服务性功能,实际上这是一种群众间的邻里互助形式。在市场经济涤荡多年的当下社会,应当充分肯定。作为社会保障的一种补充形式,对居家养老也确有帮助。但开展这种互助需要具备基本条件:首先,邻里之间要非常熟悉友好,彼此信得过;其次,管理一定要公正透明规范,包括“基金”如何筹集、由谁管、怎么管、怎样使用、怎样保值增值。只有这样,才具有可持续性并可作为经验推广开来。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全国老龄办倡议要建立 “老年宜居社区”(香港称“长者友善社区”)。营造一个对长者友善的社区氛围,对于老年人继续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独立生活和接受照料、减少机构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看到“楼道基金”这个案例,实际上是以楼道为单位,在更小的范围内对构建长者友善社区进行实践创新。其经验值得我们继续跟踪、总结,帮它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就像居委会改选一样,未来“楼道基金”有可能成为居民约定俗成的一种最基层的自治互助组织,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放观点:都说传统的邻里关系,已经被一把“铁将军”、一道防盗门隔绝在了城市之外。但“楼道基金”的出现,不仅让我们看到“石库门”邻里关系的回归,更看到和谐的邻里关系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其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
桂世勋:美国学者在20多年前就发表了这样的文章:新的社区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但疏远了彼此间的邻里关系。邻居家到底有几个人,有什么困难,甚至完全不知道。现代人的孤独感,远甚从前。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进行的跟踪调查也反映了这一点,今天上海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全覆盖的医疗保险,健康状况满意程度比以前提高了,但老年人的孤独感比例有所上升,在子辈、孙辈与老年人的情感交流及沟通方面感到满意的比例有所下降。这其实也提醒我们一点:解决养老问题不仅要从社会保障层面、硬件设施层面加大力度,同时也要注意从精神层面、人间关爱层面下功夫。
1989年,我到日本三鹰市访问,看到他们为城市里2500多个居家老年人安装了一个叫 “充满爱的电铃”。这个电铃,一头接在老人家中,一头接在热心的邻居家里。回来我就提出上海也可以安装这种电铃,虽然它功能简单,但花钱少、可以密切邻里关系、应对突发事件。尤其是高龄独居老人,一旦有突发情况,邻居便能成为第一时间可以伸出援手的人。在我的倡议下,市政府作为实事项目曾先后给3000多位老人安装了这样的求助电铃。后来又有了“安康通”,老年人足不出户,也能满足多样化需求。
但这样一来,邻里的互助功能可能反而淡化了。它又引发了我们对新型邻里关系的思考。在这一点上,我想可以从“楼道基金”中得到启示。只要居委会等有关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让每栋楼内的居民相互熟悉,由户主民主推选的楼组长为主,建立完善类似 “楼道基金”的互助关爱网,推选公道、热心、身体较好的邻居参与管理,那么就有可能使老年人每天都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如果有可能,最好让年轻的邻居也一起参与。
解放观点: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年轻人的参与呢?
桂世勋:举个例子。去年我在仙霞街道老年人社区服务中心做调研,不少老年人向我叹苦经,说电视看不到。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讲,晚上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但是因为刚安装的数字电视操作比较复杂,有时候老人一不小心按错键,节目就跳掉没法看了。这种对年轻人来讲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到高龄老年人那里,却成了难题。其实从居委会来讲,完全可以通过倡导同一栋楼居住的年轻人发扬邻里互助精神,让年轻的邻居志愿者帮助老人解决问题。
国外早已开始这方面的实践。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里展示的 “多代屋项目”,将幼儿园、青少年俱乐部、老年人的聚会地点,创造性地集中在一栋楼内。它所强调的,就是少儿、中青年要加强对老人的交流和关心,这样既抚慰了老人,也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起一种尊老敬老的意识。这也启示我们:在上海一些老的社区楼组,不妨从相互关心、突发事件救急做起。到2020年,上海户籍人口中,每三个人中就将有一个60岁及以上的老人。通过老中青少的多代融合,不仅仅是为今天的老年人送去温暖,也是为明天的自己播撒幸福的种子。
解放观点:在未来5到10年里,“80后”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将渐渐步入退休行列。“80后”的养老之困,已经日益显现。因此,强调发扬邻里互助、动员社区力量、强调多代融合,其实也是适应了未来养老模式的嬗变。
桂世勋:我们和香港大学一起,走访了部分社区老人,发现尽管上海老龄化程度很高,但目前上海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对父母的照顾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如众星捧月般长大,习惯了被照顾。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一种缺失。这一代人如何赡养老年父母,将需要未雨绸缪,研究对策。我的建议是,对于“80后”来讲,养老不要成为一个突然降临的事情,最好有一个循序渐进、耳濡目染的过程。包括教育孩子平时怎样尊敬爷爷奶奶;碰到一些突发事件,能马上陪父母把祖辈送医院、轮流陪夜,这些都是值得提倡的。再比如,上海每年评选孝亲敬老楷模,不妨注意留一两个名额给“80后”的年轻人,肯定他们如何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以新一代的方式孝敬父辈、祖辈。
当然,今天的养老,早已不是等待接受照料的概念。如果有自理能力,还是要尽量引导老年人走出家门,本着自愿、量力的原则参与包括志愿服务在内的各种社会活动。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积极老龄化”的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降低未来老年人口中的失能率、失智率和患病率,有利于减轻政府、社会、家庭照顾老年人的压力。我的一位学生在纽约市政府老年局任研究员,她最近回来探亲时告诉我,现在美国社区中心正在做的一件事情是,调查本社区里有哪些老年人基本生活能自理但从来不走出家门,去了解他们为什么不走出家门,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研究怎么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活动。而且美国已经关注到战后“婴儿潮”这批人进入老年以后,价值观、经济收入、兴趣爱好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研究社区活动如何更好地适应他们的需求。其实上海也是如此,最近五六年及未来十年内退休的老年人,无论养老保障水平还是文化程度都比过去有明显提高。怎样让我们的老年人也以 “积极老龄化”的心态欢度晚年,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都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