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慈善研究 >

民政部提出“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之间衔接”

时间:2025-06-12 08:56来源:沂蒙慈善网 作者:善达君
  

 民政部提出“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之间衔接”,该如何理解?

      61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有关情况。民政部社会救助司负责人张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将强化部门配合,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之间的衔接,有效统筹各方救助资源,形成最大救助合力。

  对社会组织来说,如何理解“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之间的衔接”呢?

  首先要理解,衔接的核心在于优势互补。政府救助以制度性保障为主,覆盖范围、救助标准和程序相对固定,而慈善帮扶则更具灵活性,能够针对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个性化支持。例如,政府低保政策可能无法覆盖因突发疾病致贫的家庭,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临时救助、医疗援助等方式填补空白。

  因此,社会组织应精准定位自身优势,在政府救助的“刚性框架”之外,提供“柔性补充”,形成“政策保基本、慈善做延伸”的协同效应。

  其次要理解,衔接的关键在于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民政部门正在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社会组织应积极对接政府数据平台,及时获取困难群众需求信息,避免救助资源重复或遗漏。

  同时,社会组织可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参与联合救助项目等方式,与政府部门形成长效合作机制。例如,一些地方已试点“慈善+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共同提升救助精准度。

  最后要理解,衔接的可持续性在于创新与合作。社会组织应探索创新模式,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同时加强行业协作,形成救助合力。此外,需注意数据安全与权责边界,确保帮扶行动合法合规、高效透明。

  总之,加强政府与慈善的衔接,既是政策要求,也是社会组织的责任与机遇。 只有主动融入国家救助体系,社会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为困难群众提供更有温度、更可持续的帮扶,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大象新闻记者:《意见》提出要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请详细介绍下一步工作重点,以及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困难群众?

  张伟: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是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见》强调要“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围绕“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对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加强动态监测预警以及合理确定低保标准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下一步,民政部将按照《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机制,强化政策落实,推动各项救助帮扶措施更加公平、均衡、可持续地惠及困难群众。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强化政策供给,确保兜住底。

  加快推进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健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逐步扩大监测范围,将存在现实困难的对象、以及存在较大潜在风险的对象均纳入监测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救助帮扶。

  积极推进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扩围增效,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医疗等专项救助向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

研究编制“十五五”相关规划,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同时,积极推动出台社会救助法,为基本民生保障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其次,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突出精准救助,做到兜准底。

  研究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和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推进核对信息系统全国联网,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比对,完善“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相结合的机制,进一步提高救助对象认定的精准度。

  指导地方规范落实各项救助帮扶政策,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精准对接救助供给和需求。

  深入开展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差异化救助需求。

  再次,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发挥体制优势,更好兜牢底。

  不断健全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充分发挥各级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等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部门配合,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之间的衔接,有效统筹各方救助资源,形成最大救助合力。

  深入推进社会救助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民政部门统一认定低收入人口,实行分层管理、动态监测、因需推送、分类救助、结果反馈的运行机制,实现救助帮扶工作流程可跟踪、结果有反馈,形成“一户(人)一条闭环救助链”,切实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善达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管理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06-10 16:06 最后登录:2025-06-12 09:0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