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慈善研究 >

不断的医患纠纷让信任危机凸显

时间:2011-11-25 08:18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最近,各地频频出现老人摔倒没人扶这类事件,让人普遍感到心痛又困惑。1028日,被报道为“8毛钱治好10万元疾病”而引发社会关注的“八毛门”小病友小强(化名)在湖北武汉同济医院康复出院。“八毛门”患儿父亲陈刚发表书面道歉信,似乎终结了一场风波。但事实是,在媒体报道“八毛门”后,还有的相同病症的患儿因家长拒绝接受治疗,最终延误了病情。1029日,又有媒体报道,广东一男童因手足口病入院,父亲以录音笔记录医生诊疗过程,并找多方外院医生求证诊疗方案。医生也很紧张,诊疗时要求家长“步步签字”。在新闻发布会上,医院介绍了小涵的病情新进展,并回应了家长的一些疑问。院方称,家属的多疑和不合作延缓了治疗进程,对孩子康复非常不利。

 

陈刚(左)曾对媒体称孩子的病已好 8毛门” 9 月住院时的小涵“录音门”
“八毛门”的风波尚未彻底平息,更极端的“录音门”医患不信任事件又进入公众的视野。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与人之间怎么可以如此冷漠? 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也让人的情绪变得负面。一方面对陌生人处处提防,另一方面抱怨“人性冷漠”;一方面指责他人“麻木不仁”,另一方面又提醒亲人朋友遇事少“出头”。近年来,我国医患之间互不信任事件时有发生,但搞得像“录音门”这样紧张的还不多见。患者(家长)把医生看成理想敌,先入为主的认为,医生治病肯定会开大药方,挑贵的药开,目的就是为了多赚钱;医生把患者(家长)看成敌人,认为家长不了解病情,还经常闹事。这样的“病”又该如何治疗呢?

医患本应并肩战病魔,可是,在长期“以药养医”的利益模式下,医患站到了对立的两端,双方为自保不得不付出大量额外的成本,有时可能陷入两败俱伤的局面。相对于医院(医生)来说,患者(家长)方还是弱势的。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卫生总费用2005年为8659亿元,2010年为19600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13.6%,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其中,既有物价上涨、技术进步等因素带来的合理增长,也有过度医疗造成的不合理增长。现在去看病,不少患者除了支付诊疗费,还要追加其它“成本”。比如,前段时间,抗生素滥用、天价药方等新闻削减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造成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根源,还是目前的医疗管理体制。有专家表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群体,应是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社会人”,他们的服务价格应由市场供需决定。然而,现在医生是事业单位人员,从政府那儿拿少量的固定工资,其余按项目,如开检查、开药的数量来收费。这导致双方的利益永远是冲突的患者看病越贵,医生拿钱越多。

在“八毛门”、“录音门”以及患者(家长)多家医院求证医疗方案的前提下,医生感到无奈和惧怕,所选择的是“权衡利弊保守行事”。“如果你干活时旁边有人在录像,你能安心干活吗?”一位学医的网友在网络上坦言“每次看到这些事,对以后投入这个行业很害怕呢……”另一位护士则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下上班,我真想不干了!”一位中医师则在网上表示:“现在,有些患者实在令医生头痛。认为患者是医生的上帝,治好了是医生应该做的,疗效不佳就无理纠缠。小时候我的父亲行医时从来没有这种现象,患者都十分敬重医生,治好了就是救命恩人!感恩一生。疗效不理想就如实反馈情况,请医生分析调整处方。从来就没有‘医闹’。”

医患如此博弈,最终吃亏的还是患者,延误了医治的最佳时间。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嚷了这么多年,药价下调27次,不但毫无起色,而且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廉价药品几乎全国绝迹,过度医疗猛于虎。试问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医改真正成功的曙光?因此,改革我国现有的医疗费与医生收入直接挂钩的医院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靠倡导医生加强道德修养,加强素质文明建设,既不现实也不成为可能。这样也许可能改变一两个医生,但改变不了整个医生群体赖以生存之体制。

有关方面应该刻不容缓出台医疗机构和医生新的利益机制。否则,“八毛门”、“录音门”之类的医患互不信任事件还会像白云苍狗一样一次次上演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管理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06-10 16:06 最后登录:2022-11-02 07:1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