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善恩展播 >

入社让重病社员过上甜日子

时间:2011-10-10 07:47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多亏加入了合作社,俺全家的生活才没被重病拖垮。”家有病妻的蒙阴文友家禽专业合作社社员吕峰告诉记者。
  国庆期间,记者来到蒙阴县,对蒙阴县的养鸡合作社、社员养殖户进行了实地探访。养殖户们表示,入社让他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格受益者吕峰
要不是养鸡能挣钱早就不能给妻子治病了
  10月6日,国庆节期间,记者来到蒙阴县蒙阴街道旧寨乡白柳村吕峰家中的时候,吕峰正在自己家的鸡棚里喂鸡。鸡棚外,患尿毒症的妻子王增芹正推着电动车往外走。见到记者,王增芹热情地与记者打招呼,看起来气色还不错。
  和记者寒暄之后,王增芹骑着电动车出发了。6日是她去县中医院做透析的日子。王增芹的家距离中医院有12公里,为了省钱,丈夫吕峰给她买了辆电动车,让她骑车去医院治疗。自从四年前查出患上尿毒症以来,只要不外出治病,她每个星期都会到医院做两次透析。
  10年前,21岁的王增芹来到蒙阴县城打工,在这里,她认识了那个和自己一生相连的男人———丈夫吕峰。2004年,两人结了婚,第二年便有了女儿。从2005年开始,吕峰通过别人介绍参加了蒙阴县文友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鸡,一家人起早贪黑地忙碌着,当年便有了几万元的收入。就在一家人憧憬着美好未来的时候,病魔却降临到王增芹身上。
  2006年,王增芹经常眼皮肿、四肢乏力,来到市人民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当时就感觉天塌了……”确诊的消息让夫妻二人难以接受。济南、北京、上海……他们开始了漫长的治疗岁月。“你还年轻,这个病不好治,即使能让她多活几年,但你最终也会弄得倾家荡产、人财两空,还是放弃吧……”几年前,曾经有人这样劝吕峰。但面对心爱的妻子,吕峰的信念从来没动摇过,“我从小父母不在了,奶奶把我养大。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她跟了我。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没了,就算倾家荡产也得给她治病。人不能没有良心。”看到吕峰如此坚持,便没有人再劝他。
  但治病是需要花钱的。每个星期王增芹需要做两次透析,平时还得打针吃药,每个月的药费就得3000多元,再加上外出治病的钱,几年下来,一家人花了20多万。这几年吕峰拼命挣钱养家,虽然日子过得很辛苦,但他却信心满满,新农合和合作社给了他们全家人希望。
  新农合实行以来,原本接近500元一次的透析费,新农合报销之后不到200元,这个家庭因此减少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养鸡合作社帮了吕峰一把。“多亏当年参加了养鸡合作社,我们一家三口就只有一口人的地,要不是养鸡能挣钱,早就没钱治病了。”吕峰告诉记者。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鸡棚里养了5000只鸡,鸡出栏后就能挣接近1万元钱。而仅靠养鸡这一项收入,一年就能挣4万多元,“孩他娘身体不好,如果犯病的话就得带着她去看病,养鸡盯不上。要是能盯上的话,能挣得更多。”
格创办者刘文友
500多户社员200万只鸡“鸡头”是个大忙人
“你可来了,早就怪急了,毁了好几个(小鸡),你给看看是怎么回事。”“它是什么情况你说说。”“小鸡拉的屎有料粪,消化不好。一直很厉害。”“非典型性新城疫,看鸡嗉子明显地高出一块来。支原体还很厉害,你看这气囊直接就鼓起来了。”
  “那怎么办?”
  “你这样,饮上(新城疫)疫苗以后,你投支原体和肠体的(药)”
  “球虫呢?”
  “球虫和肠炎用一样的药。”“还得喂大肠杆菌药吧?”“用,少量用点就行,但主要是支原体的。”
  10月5日,蒙阴县蒙阴街道万宝地村养鸡户李因增家中,文友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文友与社员李因增讨论着鸡的病情。
  李因增说,“刘文友是个大忙人,全县500多户社员,200多万只鸡,全都归他管,俺们这里,数着他最忙。”
  农村如何才能致富,农民如何才能增收?蒙阴县是典型的山区县,饲草资源丰富,农民群众素有养鸡的传统,全县有近千个专业养殖户。
  2000年的时候,刘文友在县城租了个店面,卖起了饲料。由于他诚实守信,勤劳肯干,生意很快就有了起色,每年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2004年,县里号召成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经过刘文友的一番努力,最后,有83个养殖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决定加入合作社。2004年9月23日,文友家禽专业养殖合作社挂牌成立。
  2005年底,肆虐全球的禽流感爆发,蒙阴县的养殖业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沉重打击。经过这次禽流感,零散的养殖户有许多再也没有能力养殖了,但文友家禽合作社的社员却全部重新开始了养殖,合作社的作用一下子凸显了出来,养殖户们开始纷纷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2006年底,合作社的规模一下子发展到360多户。
  如今,经过六年多的实践,刘文友探索总结出了“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和“社员代表大会+支部大会+理(监)事会”的管理模式,成功地趟出了“文友模式”,实现了加快自身发展与带领社员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双赢。截至2010年底,已发展社员536户,建养殖大棚586个,年实现产值1.5亿元,为养殖户创造利润3600万元。2010年,刘文友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我市已创办合作社6100余家
  《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显示,2010年,我市农业增加值264亿元,年增长3.8%,经济作物种植快速发展,畜牧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增加。“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强化南部蔬菜粮油、北部林果畜牧、西部林果金银花、东部油料果茶等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油料、蔬菜、渔业、畜牧、果茶、苗木花卉、中药材和食用菌八大产业振兴,带动农民持续快速增收。为进一步加快肉鸭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2011年1月27日,临沂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肉鸭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今后五年肉鸭产业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全市肉鸭存出栏分别达到2亿只和15亿只,环保养鸭普及面达到100%,带动全市发展有机农业50万亩。
  “我市是农业大市,在1000多万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农业人口,而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就要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这种模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抱团闯市场。”从事农村合作社研究多年的市农委副主任彭殿义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非常重视合作社的发展,每年都要召开专门的会议对合作社工作进行部署,加以推动。目前,我市共有合作社6150家左右,“全省一共有4万多家,我市在全省占据了七分之一。”
  “作为新型的经营主体,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的发展。”彭殿义表示。
  (赵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管理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06-10 16:06 最后登录:2022-11-02 07:1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