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战火纷飞的年代,沂蒙山区有这么一群女性,她们送子送郎上前线,用乳汁救护伤病员,舍弃亲骨肉、养育革命后代,用柔弱的肩膀与男人们共同撑起了战争的胜利,她们就是“沂蒙红嫂”,张淑贞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作为“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大儿媳,在婆婆创办的战时托儿所中,她担起抚育、保护革命后代的责任。在反扫荡中,她舍生忘死掩护、救助干部、战士。现已99岁高龄的张淑贞并未居功自傲,仍积极拥军,并将优良革命传统传承给后人。
烙煎饼、缝军衣,跟着婆婆拥军支前
4月初,百花竞相绽放,和煦的春风也吹绿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的草草木木。在婆婆塑像前,张淑贞老人向来者讲述了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
1939年夏,日寇来沂蒙山“扫荡”,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首长徐向前、朱瑞等来到了抗日堡垒村——— 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也就是当时王换于、张淑贞居住的村子。不久,大众日报社也搬迁到这里。从那时起,张淑贞认识了徐向前、罗荣桓、朱瑞、黎玉、王建安等许多首长和同志。并经过长时间和他们朝夕相处,结下深厚的情谊。
1938年腊月,王换于光荣入党,不久又被选为村妇救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在婆婆的影响下,张淑贞也积极投身革命工作,也于1939年入党,并担任艾山乡宣传主任、妇救会长等职务,和婆婆一起带领艾山乡的广大妇女,为八路军烙煎饼、缝军衣、做军鞋、备军粮。
当时,面对鬼子“谁敢救一个八路军,全家就得被活埋”的叫嚣,每次战斗结束,张淑贞和王换于仍会冒死一起奔向烽烟未尽的战场,仔细搜寻八路军伤员,轻伤的送去事先挖好的山洞疗养,重伤的由张淑贞的丈夫和兄弟俩人负责送往野战医院。
1941年的一天,被鬼子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大众日报社干部白铁华,被组织救下送到张淑贞家。当时,白铁华浑身血肉模糊,已失去知觉。张淑贞像喂孩子一样,把他轻轻揽在怀里,用左胳膊托着他的头,用火镰慢慢撬开他的牙齿,叫大妹妹于淑琴用汤匙将红糖水慢慢送进他嘴里,白铁华终于睁开了眼睛,次年4月,白铁华康复后返回部队。
为了隐藏战场受伤的战士,张淑贞和家人在村东山上清理出两个山洞。这两个山洞后来发挥了很大作用。1941年12月,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些八路军伤病员躺在两个山洞里,身着单衣,饥寒交迫,可鬼子还没有撤退,于家人心急如焚,一合计,决定由婆婆王换于和日本鬼子周旋,张淑贞负责给伤病员送衣送饭。为了不被鬼子识破,张淑贞把 8身衣服穿在身上,带上煎饼上了山,看见一位同志就脱一件衣服给他,再塞过去一张煎饼,直到仅剩下一身衣服才回家,可回到家后她就因为穿得太单薄,大病了一场。
在此后的岁月里,张淑贞全家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掩护了近百名八路军伤病员和抗日干部,掩藏了大量的抗日物资,含泪掩埋了数百名烈士的遗体。
失去俩孩子,照顾好革命后代也值
“那时,看到同志们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照料,很是清瘦我和婆婆都很心疼。得到首长同意后,在我们家就办起了托儿所,我和弟媳两人照顾这些孩子。”说起沂蒙战时托儿所的事情,张淑贞老人至今仍有很深的记忆。
张淑贞说的托儿所是在1939年秋,由王换于建议、徐向前同意,在她们家里办起的战时托儿所,第一批转来 27个孩子,最多时达到43个,他们当中最大的才七八岁,最小的还在吃奶。这些孩子当中有罗荣桓的女儿罗琳和儿子罗东进,徐向前的女儿小何,胡奇才的儿子胡鲁克、胡鲁生;有陈沂、马楠夫妇的女儿陈小聪等。
由于婆婆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去具体照顾这些孩子。张淑贞和弟媳陈洪良就成了孩子们的养母。山村里穷,没有好东西滋补孩子,只能靠奶水。张淑贞就挨村挨户打听,谁家刚生了孩子,她就动员人家帮着喂养部队的孩子。经过努力,孩子们全被安排妥当,她自家也抚养了两个孩子。
王换于不论到哪个村发动抗战工作,总忘不了去看看孩子。一次她去西辛庄看望烈士遗孀刘仁铁的孩子,发现抚养孩子的人家没有奶,孩子瘦得不像样,她一阵心酸,就将孩子抱回了自己家。这时张淑贞刚生完孩子,王换于对她说:“你拉扯着吧,让他吃奶,让咱们的孩子吃粗的,咱们的孩子嗑打死了你还能生,烈士的孩子死了,就断了根。”就这样,在3年时间里,张淑贞和陈洪良有奶不舍得给自己的孩子吃,只顾那些年龄小、体质差的革命后代。她们家4个孩子先后夭折,其中有两个是张淑贞自己的孩子,可她给部队抚养的几个孩子却个个健健康康。“鬼子来扫荡,我就把孩子们都安置到地窖里,罗东进那时才两岁多一点,抱着我的腿不让走,生怕我一走就不回来了。”张淑贞讲起26岁那年开始照顾革命后代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像在昨天一样。
托儿所的孩子时有增减,人数不固定。到1942年年底,第一期41个孩子,除孤儿或父亲调山东的外,大部分被领走了。1943年受鲁中区党委和鲁中联办的委托,又有一批孩子送到东辛庄,加上原来留下的共45个。这时形势有好转,有供应,孩子又大,困难少了。这批孩子后来也被陆续领走,最晚的到1948年才离开。
看到孩子一个个哭着被父母领走,张淑贞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孩子们终于回到父母身边,难过的是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
拥军永远不过时,“红嫂”精神代代传
“这些孩子都不孬,来信、来家都管我叫‘大娘’,听着他们的声音,我很高兴,他们终于都长大了。”60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由张淑贞养育过的“孩子们”都没忘了她,这让张淑贞很知足。自新中国成立后,罗东进、胡鲁生来看过她2次,胡鲁克来过4次,白效曼、艾鲁琳也都来过。近六七年间,赵国桥、艾鲁琳年年为张淑贞寄钱来。赵国桥起初叫张淑贞为妈,后随张淑贞的亲生子女一同叫“娘”……
如今,张淑贞虽然年纪大了,却从未居功自傲,更没有向党组织提出过分的要求,反而严格要求子女传承优良革命传统,自己更是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前几年,县里在张淑贞的婆婆王换于以前居住的旧址,建起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她又和儿孙们主动担任起义务讲解员,为后人讲述战争年代的军民鱼水情谊,讲述她当年跟随婆婆当“红嫂”的动人故事。
张淑贞还经常教育子女们说“爱党拥军不过时”,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1年春,沂南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旱情。北京军区和宁夏军区部队前来支援抗旱打井时,张淑贞和沂南县的新红嫂们自发地拿着鸡蛋、鞋垫多次到打井一线慰问官兵。同年“八一”建军节,新兵入伍了,98岁的张淑贞在女儿的搀扶下,亲自到沂南县人民武装部送去了她亲手缝制的鞋垫。
如今,在张淑贞老人的影响下,她的女儿于爱梅以先辈为榜样,赋予拥军时代新内涵,无怨无悔做奉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片赞誉,并成为了新时期的一名红嫂典型。
“苦时候都过来了,现在,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以前的事都是应该做的,不说了,应该的,共产党人不做,谁做?……”张淑贞用朴实、善良和大义,对奉献、勇敢、坚毅的“沂蒙精神”作了最忠实的诠释。( 韩纪功 左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