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他响应国家绿化号召,承包了700亩荒山,带着老伴儿、孩子扎根山岭种树;今天,荒山已成山林,满目绿色。而他却依然贫穷,从未用树换过一分钱。他说,要为子子孙孙留下这片绿。 他叫于清,房山区韩村河镇下中院村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
若不是有人带路,想要找到于清的家还真要费些工夫——山中人家稀少不好问路不说,就连手机也没了信号。 他的家地处深山,只能靠太阳能供电。屋中的家具更是老旧,看样子岁数不会比84岁高龄的于清小多少。即便如此,于清却从未想过要离开这里,因为在这里,有他无法割舍的东西。
“当初国家鼓励承包荒山造林。国家的号召是一定要响应的,而且我曾经在山里开过矿,种树也算是对大山的补偿了。”于清当时的想法很是简单。 为了种树,于清一家人把当时积攒了多年的2万多块钱,全部拿出来买树苗、找工具、雇工人……那时的山路还走不了汽车,如何把树苗运上山就成了难题,于清就选择了最“笨”的方法——他和家人用背筐把树苗一筐筐背上山。
寒来暑往,总算是把树种上了,可是突如其来的一场山火,却将十几万棵柏树全部吞噬,原本郁郁葱葱的山林,转瞬间只剩断枝余烬。还是壮年的于清淌下了眼泪。“烧吧!烧完了我还种。” 断枝清理完毕后,于清重又扛着树苗上了山。这一次,他种的树更多、更密。在于清护山造林的岁月中,他的山林曾遭遇了3次无情的大火,然而无论哪一次,都没能烧毁他的信念。
为了有效防止火灾给山林带来的伤害,于清还萌生了在山上修筑一道防火墙的想法。但对于当时已无积蓄的他,雇人修筑防火墙可以说是一种奢望。没办法,于清只得靠自己和家人来完成这一宏大的工程。运料、垒墙、抹水泥,无论哪一样对当时已过花甲之年的于清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为了垒起这道山林保护墙,于清不止一次累倒在山上,人们曾劝他说“算了吧!树长得再好,到头来你能落个啥?”对此,于清理都不理,站起来,掸掸身上的土,又埋头干了起来。凭着这股子锲而不舍的倔劲儿,于清和家人硬是将1米高的防火墙垒了2000多米长。
林子越长越密,而林中于清的家却还是那样破旧。地势复杂,加之位置偏远,日常用电这个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于清家都显得奢侈。直到2000年,区林业局为于清送去了两块太阳能板后,于清的家才在夜晚也能见到光亮。在这之前,没电的生活于清已经过了几十年。
于清的孙女于海霞回忆,她小时候有一次突发高烧,敷凉巾、吃退烧药,家人用尽了办法也不见病情好转。当家人意识到病情严重,需要马上送医院时,大家才突然意识到,在他们周围,连邻居都已经没有了,更不要说是医院了。
当时,看着痛苦的孙女,于清心急如焚。情急之下,他背起孙女,摸黑走了5里山路,才到了山下的一家卫生所。如今再说起这段经历,于清的眼中满是对孙女的愧疚。
即使经历了这样的困难,于清仍旧不改初衷。“现在岁数大了、走不动了,但即便种不了树了,我也要在这儿守着。”于清说得字字坚定,“我舍不得这片绿”。( 巩峥 孙光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