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王兴英从蒙阴县工商局退休了。她了解到,社会上有很多“空巢老人”,他们的子女在外地工作,他们长期无 人照顾,生活得很孤独。为让他们能够安度晚年,王兴英四处筹款,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建设了夕阳红老年公寓。成立10年来先后接收照顾了200名“空巢老人”以及20余名孤儿。
6000元启动资金建起夕阳红公寓
在蒙阴县城南,一个洁净的院落坐落在青山相连的汶河岸边,这就是蒙阴县夕阳红老年公寓,近日记者来到了这里。
王兴英是蒙阴县工商局的一名退休干部。2000年,她正式从岗位上退了下来,在工作时她接触了很多“空巢老人”,他们不能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很多人无事可做,整日与孤独、寂寞为伴。王兴英寻思着要为他们做点什么,能让他们老有所乐,过一个幸福、充实的晚年。
经多方努力,王兴英在县城附近靠近205国道找到了片地方,签了30年的合同。当时王兴英的老伴刚去世,留下了6000元的抚恤金,她将这6000元当成建设老年公寓的启动资金,再找妇联、民政,找银行贷款。“当时几乎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回想起当初的艰辛,王兴英不禁感叹。
终于凑齐了300万元,2001年7月1日,老年公寓开工。
2002年12月19日,老年公寓建成投入使用,王兴英兴奋极了,她给公寓起名为夕阳红老年公寓。
照顾老人、资助孤儿老年公寓成爱心家园
每天五点多起床,起床后挨个房间查看一番,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大小便。然后安排食堂做早饭,她为老人们打扫房间,收拾床铺,晾晒被褥,喂老人吃饭。早饭过后,老人们开始自由活动,王兴英则陪老人聊天……这就是王兴英每天的生活。后来随着老年公寓知名度的提高,来这儿的老人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老人,她从医院请来了部分护士,让老人们接受专业的护理,而且有了小病可以在公寓里得到及时医治,如果得了大病则直接转到医院。
十年的时间,在这里入住的老人先后有200余名,主要是周边乡镇、县区的“空巢老人”。此外,她还照顾了10名孤寡老人。
2006年,老年公寓开始走上正轨。一次她从县妇联了解到,县里还有60多名孤儿生活无依,需要帮助。“有老有少才算一个大家庭呢。”她心里想。在县妇联的安排下,22名孤儿成了王兴英的帮助对象。这些孩子大的刚满15岁,小的不到6岁。从那时起,每逢周末、节假日,王兴英迎接孩子们回来,此时老年公寓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孩子们的陪伴老人们也心情开朗,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
“等我干不动了,就捐给政府。”
今年春节,王兴英看了看自己的退休金存折,里面只有 55元,这也是她全部的家当。
王兴英告诉记者,通过贷款等方式,10年来她先后为老年公寓投入了400万元。为了维持老年公寓的正常运行,他们收取一定的费用。“我建这个老年公寓就是为了让老人们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并不是为了赚钱,我就是想做点事,只要能维持收支平衡就可以了。”王兴英说。
对公寓进行扩建,建一个康复中心,再建一个夕阳红老年生态公园……说到老年公寓的未来,王兴英有自己的打算。王兴英今年66岁了,她还能干多久?“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坚持干一天,直到干不动为止,到时我会把整个公寓捐给政府,自己一分不留!”望着老年公寓崭新的房舍和老人们的身影,王兴英说。
(朱建丰 宋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