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沭县曹庄镇驻地,有一位老人挺特殊,他戴着老花镜,手拿采访本,和村里上年纪的老人一聊就是一上午。认识他的人都对老人非常敬佩,不仅因为他为人朴实,更是因为他情系家乡,多方搜罗材料为曹庄镇写了村志和乡志。21日,记者找到了正在村民家搜集材料的70岁老人吴安年,听他讲述了他的别样“夕阳红”。
走到哪儿都忘不了根
吴安年老人今年70岁高龄了,他的家在临沭县曹庄镇驻地,一个破旧的小屋里摆满了书和剪报。老人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一开始,老人在临沭县一中负责管理工作,后来,他家乡的曹庄中学因为缺乏管理人才,希望他能回家乡管理学校。吴安年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回老家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
就这样,吴安年在学校里当校长,一当就是18年。1993年,吴安年因为耳朵听力下降退居二线。吴安年突然觉得生活有些空虚,喜欢看报的他一开始迷上了剪报,并将剪报分类整理成册。“当时订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法制报》和《沂蒙晚报》,《沂蒙晚报》是我比较喜欢的报纸,这份报纸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有很多临沂本地的新闻,很贴近群众的生活。”吴安年说,他将剪报分为政策法规、史海钩沉(历史知识)、生活常识、奇闻轶事等十几个门类,一直到2010年,整理了20余本剪报。
在整理剪报的时候,吴安年迷上了史志,并冒出了一个念头:“曹庄镇从古至今,出过许多名人和历史典故,我何不将曹庄的历史整理出来,给子孙后代留一点资料呢?”
乡情做动力整理乡志
这个想法看起来简单,可是实施起来可真不容易。没有现成的资料可查,年迈的吴安年为了找到更多翔实的历史资料,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各村走街串巷,看到年龄大的老人就留步唠嗑,采访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后来,因为听力问题,无法正常与人交流,他特地买了一个质量较好的助听器,每天早晨起床后,一辆自行车,一个采访本,再带些吃午饭的零钱,吴安年就开始了一天的采访工作。
夏天天热,吴安年带的水壶太小,不到一个小时水就喝光了,后来,他专门找了个大的饮料瓶子当水壶,冒着烈日穿梭在大街小巷,为了自己的目标而辛苦奔波。
一年多后,吴安年在农村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成功编写了村志。村志写好后,他总结了一下经验,又开始了编写乡志的历程。
在编写乡志时,剪报也帮了他大忙。1995年的一份剪报上有《吴进士与“曹庄八景”》一文,上面写的就是临沭县曹庄镇,这个吴进士是清朝道光年间考中的进士,名叫吴步韩。该文对他的典故和曹庄当时的景貌都有详细记载。怀着一腔浓浓的乡情,凭借着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积累的文史知识,70岁的吴安年天天奔走在曹庄镇大街小巷,晚上再挑灯整理一天采访的内容。
一开始,吴安年的老伴觉得老吴干的这个活太累,又没什么实际价值,很不支持他的工作。可当吴安年将搜集到的曹庄的历史讲给老伴和孩子们听的时候,一家人都听入迷了。“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没想到这个地方还有这么多名人和故事。老伴,你好好整理,我支持你。”听完吴安年的讲述后,老伴再也没有了牢骚,全心全意地支持他整理乡志。
继续出书激励子孙
经过半年多的整理,吴安年编写的曹庄乡志已经基本收尾。除了乡志,现在吴安年开始着手写一本名为《一百零八炮》的书,故事主要以曹庄的民族抗日英雄张作洪的故事展开。“1940年,临沭县西山前村张作洪配合主力部队多次击退敌人的进犯,使临沭县西山前村成为日伪向东推进的重大障碍。西山前村在我们曹庄镇,张作洪也是我们曹庄人的骄傲。我要用我的笔将这段故事传播开,让更多的人传诵这段历史。”吴安年激动地说。
虽然已到古稀之年,但是深爱家乡的热情依然激励着吴安年奔波在乡间,一腔热情地整理家乡的历史,“只要还能拿动笔,我就会一直整理下去,我热爱我的家乡,也为生活在这片热土而感到自豪。”
吴安年说,自己一生清贫,能留给子孙一本自己家乡的乡志、一笔精神财富,能让子孙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他感到很有意义,一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