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说员认真讲解红色历史

莒南县政府党组成员、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赵树敏(左一)陪同领导参观

鸟瞰山东省政府旧址

山东省政府旧址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庄氏庄园城楼
7月的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以下称山东省政府旧址),凌霄花怒放。一批又一批的学员、游客纷至沓来,这个位于“齐鲁红都”莒南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氛围越发浓厚了。
山东省政府旧址的前身为大店庄氏庄园,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包括省公安总局、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实业厅、省司法厅、省教育厅及省卫生总局7个厅局旧址和沂蒙革命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曹玉海纪念馆,另外,还有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审计厅等省直部门展室。2005年11月,山东省政府旧址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底蕴深厚,搞好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多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这一中心任务,立足资源优势,在做好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维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丰富展陈内容,更新展陈方式,强化宣传推介,吸引了大量省内外党员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前来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莒南县政府党组成员、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赵树敏说。
一组令人称赞的数据显示:山东省政府旧址年均接待游客56万人次。2017年,共接待游客83.6万人次,其中,接待党性教育学习班400余批次,30000人次。在传承红色基因的道路上,山东省政府旧址正阔步前行。
精心布展 打造一流纪念馆
山东省政府旧址位于莒南县大店镇,家住附近的李晨曦,经常带女儿来逛一逛。每次来,她都能深切感受到旧址发生的新变化。7月13日,她惊喜地告诉记者:“快看,这儿的垃圾桶全换成新的啦,我特别喜欢这个垃圾桶上方的屋檐造型,跟旧址整体风格一致。这里还多了很多温馨提示语,看了让人特别舒服。”李晨曦说,女儿经常在这里玩儿,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还能学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
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山东省政府旧址自2009年免费开放以来,争取各类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按照标准化、细微化的要求,先后对12个院落、412间房屋、3个主题展馆、26个部门旧址展室进行了维护修缮。对2处停车场、10余条街道、13处厕所、66处标识牌、25处休息亭、休息座椅等配套设施进行了维修,让来这儿的游客每次来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年上半年,投资29.3万元,增设、维修、更换了垃圾箱50个,标识牌、安全提示牌、温馨提示牌150个,景区鸟瞰图1个,景区导览图6个,优化了景区环境。
除此之外,还对原有场馆进行了提升改造。投资3500多万元建设和布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并进行了维修改造,展陈面积2000平方米,于2015年8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这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处全面展示山东抗日根据地和山东党组织民主革命历史的展馆;配合县委组织部建设和布展了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并于2013年7月对外开放,该馆将党在沂蒙革命根据地如何在开展群众工作,最终形成血浓于水的党群、干群和军民关系的12年艰苦奋斗的历程进行全面系统地展示,是山东省委组织部面向全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的重要场所;配合县史志办建设和布展了曹玉海纪念馆,并于2013年7月对外开放,该馆全面展现了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曹玉海烈士战斗的一生和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目前已成为对广大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选场所;对各厅局旧址和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进行重新修缮布展。配合省有关厅局,投资2000万元对省民政厅、省审计厅、省公安总局、省检察院、省教育厅、省实业厅等厅局旧址展室进行了提升改造和改陈布展。
如今,山东省政府旧址内现有馆藏文物393件,展示珍贵图片10000余张;以翔实、生动、系统的史料、实物和场景,借助声光电等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全面反映了八路军115师及山东抗日根据地革命历史文化;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第一批“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强化管理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一个个崭新干净、外观别致的垃圾桶,一块块包含中、英、俄、韩四种语言的展厅标识牌……处处体现了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管理处按照新的4A级景区要求,力求精益求精,不断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匠心。
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的游客,大都会通过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才能对山东省政府旧址各展馆有全面的了解,对“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产生深刻的体会。因此,一线工作人员的个人修养、业务素养至关重要。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山东省政府旧址对所有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推行标准的文明用语、规范用语,强化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文明礼貌意识,用工作人员的文明服务来引导游客,创设文明的参观秩序和氛围。今年上半年,组织全体党员、中层干部到庐山、井冈山接受党性教育,学习景区管理的先进经验做法。组织讲解人员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扬州瘦西湖等景区进行学习培训,组织安保人员参加消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不断提升业务人员业务素质。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山东省政府旧址制定了《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管理处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制定、印发了财务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13项制度。加大督导力度,加强纪律建设,严格执行《省政府旧址管理处职工考核细则》,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工作局面。
山东省政府旧址管理处旅游开发科科长唐宽任告诉记者,2017年,投资70万元,提升改造景区安防系统,安装监控摄像头459个,配备了消防服装及器械,实现了全覆盖。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坚持24小时值班,不定时进行巡逻。针对免费开放后的变化,山东省政府旧址对现有的接待能力进行了慎重的评估,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对客流进行合理调配,实行预约错时进关,有效缓解了拥堵现象,既保证了参观质量,又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自去年以来,景区投资64万元开展智慧景区建设,打造智慧旅游。今年,景区内实现了WiFi全覆盖,并开通了景区二维码、微信公众号、欢迎短信、手机对讲等功能,方便游客了解景区更多情况。此外,还接入国家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了对景区的实时监控,确保景区安全有序。
拓宽思路 深挖红色文化内涵
山东省政府旧址,因其很好诠释了开展群众路线工作的重要性,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7月13日,来自枣庄的李宗艳随团来接受红色教育时感慨地说:“来到这儿,从踏进大门的一刹那间,从讲解员开口的一瞬间起,我们就已经融入到了这种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中,深切感受到党在沂蒙革命根据地和群众的鱼水情深。”
自2011年山东省政府旧址被确定为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以来,年平均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教育主题班次400余个,培训学员30000余人次,以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学员的一致好评,干部教育品牌优势凸显。
传承红色基因,既是推动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思想道德根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山东省政府旧址先后承办了首届和第二届红色运动会火炬传递仪式,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电影《渊子崖保卫战》首映仪式和纪实小说《战地医院》首发式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北京进行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历史图片展。目前已有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新汶矿业集团等近百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在这里挂牌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据讲解员王雨田介绍,今年“七一”前后,山东省政府旧址每天平均有近20个团前来参观,其中不乏中小学生、大学生团。“尤其是最近,大学开始陆续放暑假,每天都有很多大学生自发组团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对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
此外,近年来,山东省政府旧址深度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先后组织编写了《八路军115师在莒南》、《山东省政府诞生记》、《山东省政府诞生与红色莒南》等历史书籍,并与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合作拍摄了《齐鲁红色之旅》、《杨虎城将军》、《祖国不会忘记·沂蒙红嫂》专题片和电视连续剧《沂蒙》、《地道英雄》等,突出展示了山东省政府旧址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对唤起广大参观者对民族历史及民族文化的共识,树立他们的民族自尊心与社会责任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的重点工作还是要挖掘好红色文化,传承好红色基因。进一步挖掘整理庄氏文化和民俗文化,并通过有效的方式体现出来,让游客充分参与其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宣传渠道,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接待服务水平,把省政府旧址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莒南县政府党组成员、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赵树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