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21时20分,在临沂机场出口处,身穿军装的万明山一出现立刻引来众多媒体关注,摄像机、录音机、录像机将他紧紧包围起来。面对如此庞大的阵容,万明山一个标准的军礼打起来,更显英俊潇洒。
面对记者的提问,万明山时刻保持着微笑,并一一进行了回答。“我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孩子,我有义务反哺社会,让更多和我一样的孩子更好地生活。”
和万明山一起下飞机的还有CCTV军事频道记者李宏宇和《福州日报》记者张铁国。张铁国记者说,“得知万明山的事迹后,我们都倍受感动,感动的不仅仅是他每月拿出微薄的津贴去资助那些濒临失学的儿童,更让人感动的是他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福州日报记者张铁国介绍,福州目前正在组织感动福州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86名候选人中,万明山已经入围前二十。在今年三月份的最终评选中,万明山有望进入前十名。
他用多半的津贴资助失学儿童
万明山1988年出生在苍山县一个小村庄。2岁时他母亲去世,9岁时,到东北挖煤的父亲也不幸离世,从此他成了孤儿。年幼的万明山只能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读到小学二年级时,因家庭贫困,万明山面临辍学。
这年夏天,几名复旦大学的学生为万明山提供资助,让他又回到了明亮的教室里上课。那时,万明山就萌发了一个想法:长大后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回报社会,资助那些像自己一样不幸的孩子。
2005年3月,万明山的爷爷去世了。同年12月,万明山成为一名军人,更加坚定了他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决心。
万明山告诉记者,从2006年5月起,他就与母校的张老师取得了联系。他决定每月从仅有的90元津贴中,拿出50元钱,资助正上初二的一名贫困生。
后来,万明山的津贴调整到每月200多元,他每月从中拿出100元资助那些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学生。
2008年的一天,万明山所在的连队收到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信是苍山县一名叫高娟的学生写给万明山的,对他两年来的资助表示感谢。至此,万明山资助贫困学生的事迹才被部队知道。
万明山资助学生的事迹很快在他所在的部队传开了,他被评为学雷锋标兵。部队为了激励全体官兵向万明山学习,还专门以他的名字设立了“万明山式义务兵”典型奖项。
万明山的一位战友曾帮他算了笔账:从2006年5月至到2007年5月,一名义务兵的津贴费是2440元,这一年时间里他共汇款1250元,加上存折里的600元,和在外学习时买被、箱子245元,交资料费90元,共计2185元。用他所有的津贴费减去2185元,万明山一年的生活开支仅为255元,平均每天只有7毛钱。
文/图 本报记者 吴慧 展萍
万明山:
“寄钱是去还上学时借的债”
万明山告诉战友,“寄钱是去还上学时借的债。”他永远不会忘记资助他的复旦大学的几位哥哥姐姐,他会将爱心助学活动传递下去。到现在为止,他已经资助十余位濒临失学的儿童重新回到校园。
对于万明山的做法,也有很多战友不理解。当战友问他对自己为何要求这么苛刻时,万明山会拿出汇款单,很响亮地说:“我这么做一点也不苦,每次给资助的学生寄完钱,我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