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琅琊关注 >

费县抗日老兵秦永庆

时间:2019-10-05 08:42来源:沂蒙慈善网 作者:赵细溪
  

老战士的眼泪,比冰冷的武器更令人激动。
武器是用来杀敌的,而老兵的眼泪,是在诉说,诉说那曾经的牺牲与今天的得之不易.......
    秦永庆:1927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费县探沂镇石行村。1944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在八路军滨海军分区二师四团卫生队工作。随着部队改编,先后任东北抗日联军一纵队二师四团卫生队看护员;东北第四野战军一纵队二师四团医训队调剂员、卫生队医助、见习军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113师337团卫生队军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卫生队军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司令部军医。1952年8月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受伤回国医治休养。从军十年,他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曾数次立功受奖,4次英勇负伤,是标准的开国英雄,新中国的有功之臣。
    1954年2月秦永庆转业回费县,在石井镇医院工作,1956年至1980年费县到皮疹防疫站工作。他从基层干起,兢兢业业26载,于1980年10月离休;职务:站长,职称:医师,级别:副县。此后,一直在费县皮疹防疫站家属院居住,现年89岁,晚年幸福。
01:保家抗侵略,费县青年投身革命
    1927年7月,秦永庆出生于山东省费县探沂镇石行村,自幼家贫,生计困难,少年时期的他缺吃少穿,连日常穿的鞋子都没有,但是他的母亲是个有远见的人,觉得男儿要自强,学文化是第一步,所以即便是勒紧裤腰带,也将十岁的秦永庆送进了当地的一家私塾读书。
1938 年 4月,在台儿庄大战遭到重创的日军第五师团所属国崎旅团攻陷鲁南重镇—临沂城。随着临沂的沦陷,日军烧杀掳掠的暴行让临沂的无辜百姓血染黄土,民不聊生,正读私塾的秦永庆也被迫终止了学业。这一时期,少年秦永庆亲眼目睹了侵华日军的暴行,使他深深感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逐渐萌生了保家卫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1944年,八路军第115师344旅入驻山东,当时,秦永庆17岁,正是热血沸腾的年纪。当听到乡亲们奔走相告,说临沂来了咱们老百姓自己的队伍,带领乡亲们打鬼子时,秦永庆当即报名,义无反顾的了参加了八路军。参军后,他被分配到八路军滨海军分区二师四团,那时参军的都是贫苦农民,多数没有文化,而秦永庆不但识文断字,还机敏灵活,细心聪明,为此被分配到卫生队做护理员,担当起了战场医疗救护任务。
   初涉沙场,浴血奋战的残酷和对伤残战友的关爱,让他比别人更能感受到时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身高腿长的秦永庆为了能更快的让受伤的战友得到救治,行动变得异常敏捷,而面对夜晚随时会发生意外的危重病员,睡梦中他总是保持着高度警觉,哪怕是伤员微弱的呻吟声也能惊醒睡梦中的他。
粟裕将军说:“时间对于战斗是很重要的,战斗的胜败,每每决定于最先的几分钟,哪个能占先机之利,哪个就会胜利。”在一场战斗中,正是秦永庆这种尽职尽责的警醒,使部队占到了先机,从而拯救了一支夜间执行任务的连队。
    1944年11月的某一天,部队急行军至深夜,就地露宿在一个山坡上。连日的急行军让战士们非常疲倦,尽管天气寒冷,极度的困乏他们仍然倒地沉睡起来,当时秦永庆睡在宿营地的最边缘。夜半,在戒备状态下入梦的他,突然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由远及近,他激灵一下醒了。
瞪大眼睛凝神细听,这声音分明是大皮鞋踩在冷硬的地面上的脚步声,机警的秦永庆飞快的分析,八路军一般都穿布鞋,应该是日军!为了保险起见,他机智的压低嗓门问了一句:“暗号。”
 对方“叽里咕噜”的用日语应答了一句。秦永庆暗想:“果不出我所料,鬼子!”他像猎食豹子一样,飞快的翻身而起,一边大喝:“有鬼子!”一边奋力抬起机枪射击,猝不及防的日军,当时就被撂倒了四五个。在山坡上的战士们闻声起身,迅速加入战斗。
    有倒是“兵贵神速”,短兵相接中,因为秦永庆的及时发现,已经占据了高坡的我方战士,先发制人,火力齐射,双方迅速交火。一场短平快的战斗很快结束,我军大获全胜,将一个12人的日军巡逻小分队全部歼灭,我们却无一人伤亡。
秦永庆机敏勇敢的行为得到了部队上下的称赞,并受到上级通报表彰。当时占地记者对这一事件进行了专访推广,将他挽救一个连队官兵的性命的事迹在军报上进行了专题报道。
 
02:攻打临沂城,舍身忘我抢救伤员
    1945年8月17日,抗日战争大反攻,山东军区调集山东野战兵团第二师第四团、山东军区特务团、警备三旅第十一团和滨海区临沭独立团等地方部队组成临沂前线指挥部,对伪军盘踞的鲁南重要城镇临沂发起进攻。秦永庆所在的老四团在杨大义和郝建两位将领的带领下,在城东南角,他们挖壕沟,架云梯,奋不顾身的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敌人躲在碉堡里冲攻城的战士们扫射、投掷手榴弹,子弹像冰雹一样不留缝隙的砸向攻城的战士,很多战士中弹倒下了,没有倒下的战士红着眼继续冲杀。
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已经成为见习军医的秦永庆跟着战友们冒着瓢泼般的弹雨,在战火中奋勇杀敌,当看到受伤的战士后,就飞奔着去救死扶伤。炸弹带着惊心哨响的叫嚣着落在他身前或身后,弹射的弹片石头沙土带着巨大的力道,穿透薄薄的军衣擦破了他的身体,汗水和着血水从身上流淌下来,染红的脚下的土地,可他根本无暇顾及,秦永庆眼前一片血色,伤口,弹片,炮火。
 
很惨烈的一场战斗,护城河畔,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喊杀声,汇成一股股狂涛巨浪,一排排战士,一道道人流,越过十几米深的壕沟,扑向城墙,真可谓“烽火连天日,尸横遍野地天”。
    说起这段往事,秦永庆万分伤感,他声音悲怆地叹息到:“真真是一场硬仗啊,敌人挖的壕沟十几米深,战士掉下去后就上不来了,很多战友都牺牲在里面了。”
为了避开深深的城壕水流。他们选定护城河离城墙较近的内沿开挖坑道,然后在坑道里填埋炸药,准备炸开城墙。挖坑道是件苦差事,好几米的坑道内很多战士们因缺氧中暑,他们呕吐之后继续挥动铲子朝前、朝前、再朝前!经过8个昼夜的奋战,一条100多米的坑道终于挖成。战士们将黑色炸药装在提前准备好的棺材内,装上导火索,引爆!
9月10日凌晨,随着惊天动地一声巨响,带着硝烟和尘土的气流向四面猛烈冲击,城西北角的大碉堡已无影无踪,城墙上被炸开了一道大豁口。几乎是在这沉雷般爆炸声的同时,秦永庆和老四团的战友们带着为牺牲战友和乡亲们报仇的怒火,从坍塌的城墙内呐喊着冲入,一举攻下了临沂城。这场战役中,我方成功俘虏日军金城恒硕,王洪九部参谋陈维章、临沂县长韩文龙、临沂保安大队长许兰笙,费县县长韩金声、费县保安大队长邵子厚等头目和旗下兵卒2000余人。
临沂城解放后,临沂除王洪九盘踞的李家宅等据点外,全境解放。在这次攻打临沂城的战役中,秦永庆表现出色,他视战友为亲人,在死亡的封锁线上表现勇猛顽强,表现出了一个军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只是胜利的号角才刚刚吹响,来不及喝彩,他就马不停蹄的随部队踏上新的征程。
03:雪域腥风,在东北抗联的艰苦生活
    1945年年初,秦永庆所在的八路军滨海军分区二师四团改变为东北抗日联军一纵队二师四团。部队改编后直接奔赴东北。这次转移是秘密进行的,为了不引人注目,部队由手摇的乌篷船水路运转,而在北方山区长大的秦永庆晕船很厉害。从龙口到辽宁,迎风颠簸的七天七夜里,秦永庆可谓“九死一生”,备受煎熬。
众做周知,东北是侵华日军盘踞最久、统治最残酷的地域。日寇切断了抗日联军和人民群众接触的所有机会;冰天雪地中,使抗日联军基本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鱼。
“白雪铺满大地,山中雪积及尺”。这是当时东北抗日环境的真实写照。野外作战,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秦永庆和战友们的棉衣相对于酷寒的天气,显得异常单薄。
但是,战争不会因为艰苦而停止,就像天空不会因为暴雨如注而坍塌一样。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秦永庆和战友们辗转于各地,每天马不停蹄的行军,他们没有固定的驻扎地,走到哪打到哪。往往白天行军,夜间就地露宿,吃饭都是就地解决。
那时节,秦永庆和战友们脊梁上背着珍贵的米袋,和煮饭的大铁锅的。一到休息的点,大家纷纷就地卸锅支灶,以雪化水煮饭。秦永庆回忆说:“因为天气太冷,煮好的饭要快点吃才行,要不然马上就会结冰咯牙。”有一次,他们刚做好了饭,就接到跑步前进的命令,秦永庆和战友们不舍得丢掉珍贵的粮食,只能端着缸子边跑边吃,吃到最后,饭缸里已经是冰渣密布了。
   因为极度寒冷,即便是驻地休息,也不敢停住脚步。零下三十多度,若在冰冷的雪面上停留片刻,脚就会粘在冰面上挪不开步,慢慢的人会冻僵而死。
为了减少因寒冷而导致的伤亡,已经是升职为军医的秦永庆,以身作则的用不停跳动的运动来抵御寒冷。可是,跳动是件耗费体力的事情,因为部队补给的长期不足,经常以野菜充饥的战士们身体虚弱,长期的营养不良使他们头发脱落,夜盲,当时身高一米八多的他瘦到九十多斤,用皮包骨头来形容是毫不为过的。有多少次,秦永庆眼睁睁看着身边因饥寒交迫倒下的战友,心如刀割却又无可奈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记住那一张张被硝烟洗礼过得、年轻而消瘦的面容,将他们永远的定格在记忆最深处,以示缅怀。
到了抗战胜利前夕、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的前夜,垂死挣扎的日本兵越加猖獗,东北抗联的游击活动更是加难上加难。但是,秦永庆所在东北抗日联军开展小型游击战,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日寇的作战,直到1945年8月,他们配合苏军重新进入东北,在解放东北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秦永庆也表现出色容获得由东北抗日联军颁发的“解放东北纪念”军功章一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1月,他所在部队又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工作重心转向距离国民党占据的大中城市较远的城市和乡村,有重点地分散到东北各地,发动群众,清剿残余伪军和土匪,建立根据地。在此期间,秦永庆的突出表现再次得到了部队领导的的认可,获得由东北民主联军二师政治部、司令部颁发的“工作模范”军功章一枚。
荣誉是社会的认可,价值的体现,为此人们总是对第一次的荣誉记忆深刻。而对秦永庆来说,这块“劳动模范”的奖牌更是意义非同寻常,它铭记着一个热血青年在保家卫国中的热血历程。
    现在,八十九岁高龄的老人,不但在多个奖牌中能准确的指出这个奖牌,还骄傲的伸出三个手指在空中晃了晃,他说:“因为荣获了三大功,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我们不能不为此遗憾,老人因为记忆力减退,尽管询问过多次,他仍然想不起荣获了哪三大功。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马不停蹄的奔波中,继续在战火中锻炼的秦永庆,就像一块成色上好的钢铁,在浴血奋战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他成功的从沂蒙山区的热血青年,蜕变成保家卫国的英雄战士!
04:烈火金刚,炮火冶炼出的赫赫战功
    成就建国大业的战争中,秦永庆跟随部队每天徒步八十里,先后参加秀水河子战役,四平战役,在这些战役中,他表现勇敢。
特别是1949年1月14日,平津战役中,秦永庆所在的山东解放军第二师如同一把无坚不摧的钢刀,担当起主攻重任,经过29小时的战斗,第一个将红旗插上了天津城垣,活捉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他所属东北野战军战功卓著,尤其在战斗中,严格执行战斗纪律,深受天津市民称赞,东总通令嘉奖。秦永庆也因个人表现出色,荣获“华北解放纪念”“解放华中南”军功章各一枚。
   秦永庆已经不记得参加过多少次战斗了,他说,每天除了赶路就是打仗,基本没有超过三天不战斗的时候。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他跟随38军从中国最北的松花江边一直打到云南中缅边境,纵横5000公里,转战11个省市,歼敌16余万,攻占大小城市100多座。
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他亲眼目睹了数十数百数千甚至数万个活生生的生灵在瞬间消逝,那种悲凉和无奈是常人无法体会的。但是作为军人,他们没有选择,为了保全国家尊严,为了保全更多人的生命,他们只有服从命令坚守,执行命令去战斗。
新中国诞生伊始,美帝国主义将战火蔓延至鸭绿江边。 面对唇齿相依的邻国和所承担的国际主义义务,中国人民发出了撼世的强音:“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05:跨国鸭绿江,“最可爱的人”浴血奋战
 
   作为抗美援朝的老兵,年迈的秦永庆还能流利的说出很多韩语,比如“撒郎米答”是“谢谢你”的意思,“阿玛尼”是“妈妈”的意思等等。作为著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里的原型人物,回忆起那场战争,秦永庆感慨颇多。
1950年10月22日,他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的113师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的113师,秦永庆和战友们坐上闷罐车,换上类似于朝鲜风格的服装,一路风尘来到吉林省辑安县,又从这里踩着浮桥过江,跨过鸭绿江率先入朝作战。
第一次战役中,在飞虎山与美军第1骑兵师第5步兵团作战,伤亡惨重。在秦永庆的记忆里,这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斗争,焦土狼烟的战壕里,美军的飞机几乎每隔五分钟就进行一次投弹扫射,战场上硝烟弥漫,周围火光冲天,朝鲜居民的木质房子被汽油弹击中后,剧烈燃烧后化成了木灰,其中一家八口被炸死了七口,仅剩一口也因为不小心触动了美军投射时没响的炸雷被炸成了人肉碎屑。
    目睹了这一切的秦永庆和战友们趴在壕沟中,等待合适的机会予以反击。
当新一轮的飞机袭击俯冲过来时,从飞机腹部“产下”的一枚炮弹带着令人心惊肉跳的哨响,呼啸着落在了距离秦永庆4、5米开外的地方。地动山摇的巨响中,战友被炮弹击中,刹那间弹离地面,在空中断为两截,就像被撕碎的玩偶,上半身和下半身分落在地,四溅的血肉伴着纷飞的炮弹皮击中了秦永庆,被强大的余波震倒在地的他,顾不得脖子间大片火辣辣的疼痛,胡乱的抹着脸上糊眼的鲜血,飞扑到战友身边。
那位被拦腰炸断的战友满眼惊悸,他异常恐怖的看着自己落在不远处的下半身,无助地看着同样血头血脸的秦永庆,连声惨叫:“啊……啊!怎么办……”秦永庆用力抱住战友仅存的上半身,沉声安慰他说:“不用怕!我这就帮你包扎!”
可是那位战友没等他包扎,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秦永庆将战友的半截尸体放平,来不及抹把眼泪,便迅速投入到战斗中。
当问及秦永庆眼看着战友牺牲,心里会很难过吗?他说,根本没有机会难受,随时跟着部队冲锋,哪怕只有一分钟的迟疑,都会有牺牲和掉队的危险。
掉队是援朝战士谈之色变的事情。有一次,夜里急行军,昼夜不停的两天两夜后,部队原地休息十五分钟,秦永庆和战友们也是累狠了,站着就睡着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分散休息的战友们在刻意压制的小声命令下很快开拔。秦永庆一个机灵醒来时,部队已经远离,身边只剩下一个和他睡着了的战友。
密不透风的黑暗中,危机四伏,掉队就意味着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然而那时那地,被袭击的危险还是次要的,他们内心真正的恐惧则是,在异国他乡的掉队就意味着永远失去回国的机会。那一夜,秦永庆和战友边飞快的跑着,他说只要遇到说中国话的军队,不管是不是咱们的队伍咱们都要跟上。
说起这段往事,秦永庆仍心有余悸:“你想象不出当时我们跑的有多快,飞一样的速度,你想啊,若是当时没追不上部队的话,估计现在可能已经客死他乡了。”
最终他还是追到了自己的队伍,可是在异国掉队的惶惑感,让他深刻的明白了,一个战士对祖国的依恋和热爱,正是这种情感让38军在抗美援朝的战役中越战越勇。
第二次战役中,秦永庆所在的337团担负关键的穿插重任,14小时急行军70余公里,赶在全机械化美军前,成功穿插三所里和龙源里,以果断动作抢占松骨峰,一举切断了美第8集团军南撤退路,激战2昼夜,他和战友们不顾敌疯狂突围,死守阵地,打退美军多次进攻。此役,所在38军歼敌1.1万余人,一举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局。这次113师名扬天下的战役,总指挥彭老总在志愿军嘉奖通电上满怀激情的亲笔写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万岁军”从此名扬四海。著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作家魏巍采访38军337团“松骨峰阻击战”的英雄事迹写成的,其中也包括秦永庆,他们是祖国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我们是万岁军!”近百岁的老兵秦永庆像个可爱的孩子,他高高的翘着大拇哥,下巴微微扬起,他说:“连毛主席他老人家都为我们军团竖起了大拇哥。”老人家至今仍记得,此次战役之后,毛泽东在中南海亲自接待了38军政委刘西元,并给予了骁勇善战的38军全体将士很高的评价,这一事件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
第四次大战役中,38军负责西线战场的阻敌任务,面对美骑1师、美24师、英27旅、韩6师、希腊营等,在火力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秦永庆所在的部队背靠即将开冻的南双江,依托简易工事,以血肉之躯苦苦拒敌,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使敌军每昼夜前进不到900米,以巨大代价胜利完成了战役掩护任务,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嘉奖,也是所在38军军史上最惨烈的一仗。
   也是在此次战役英勇抗敌的秦永庆身负重伤,腹部被刺刀穿破,生命垂危,西风掠过,躺在病床上的秦永庆孑然一身,除了腹部伤口的疼痛,还有内心对战友们的留恋。
1952,他登上了归国的飞机,告别呆了三年的朝鲜,还有长眠于此的战友们,那些曾经鲜活的年轻生命将化为一排排冰冷的墓碑,永远的留在了异国他乡,没有后人的祭奠,也没有人能够永远的记住他们。
   秦永庆被送回国内东北均野战医院治疗,后转至先陆军医院休养,期间收到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秘书长康良煜于1953年10月25日签署颁发的“抗美援朝立功证书”及“军功章”一枚;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赠送“抗美援朝纪念章”一枚。
从抗日战争开始到抗美援朝结束,秦永庆转战十年,身上弹痕累累,军功章就是这些伤疤的写照,这些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勋章,每一枚有有血光四溅,英勇顽强的战斗故事,我们几乎能从上面的光影里看到年轻的战士秦永庆在战壕中辗转腾挪,举枪冲锋的飒爽英姿。只可惜,由于搬家等多种原因,这些军功章目前保存完好的只有6枚。
1954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秦永庆应母亲要求,转业回家,这位曾经为了“大家舍小家”的开国老兵,在国家安宁之后挥泪告别自己的军营,回到家乡母亲的身边。
06:以身作则,两袖清风传承出的傲人家风
 
    此后,他被分配到费县防疫站工作,后经组织介绍认识了现任妻子,两人于1954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子四女。秦永庆的女儿们说,人家都是慈母严父,我们家正好相反,是慈父严母。
是的,十年的征战生涯后结束,让秦永庆感受到“远离了血雨腥风的战争,远离生死立显的战斗”后的平静与美好,日子虽然艰苦,但是儿女绕欢膝下的温馨,让他倍感知足。
   他将家看做是一支小部队,以身作则,从精忠报国开始,一步步在言传身教中,形成了“勤劳踏实,正直清白,勤学继世,谦虚谨慎”的秦家家风。
在防疫站,走乡串户的派送防止麻风病的药是件人人头疼的差事,作为共产党员的秦永庆,主动要求去村镇的麻风防疫站蹲点。为了预防麻风病的传播,秦永庆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的送防治麻风病的药。
    麻风病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性疾病,传染速度快,症状恐怖,病人先是手脚残破,接下来鼻塌目陷、面目狰狞,最终痛苦地死去。新中国成立伊始,老百姓对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瘟疫闻风丧胆,一听到“麻风病”这三个字避之不迭。在这样的环境下,秦永庆敲开老百姓的大门,刚说到麻风病三个字,就被“咣”的一声吃了闭门羹。更糟糕的是,大家以讹传讹,误以为他是麻风病患者。当他送药上门时,大家唯恐避之不及,使他备受冷落。
 
   面对乡亲们的误解和同事们的不理解,秦永庆不急不躁,一如既往的每天骑着大金鹿的自行车,锲而不舍的挨家挨户的上门送药,耐心细致的对乡亲们解释。慢慢的大家都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他的防疫工作在乡亲们间得以展开。
对于入院治疗的麻风病患者,秦永庆深知麻风病患者除了在身体上承受病痛折磨之余,还要承担来自社会上的歧视和冷落。为了让他们振作起来,他在患者住院期间精心治疗,还在生活上对他们关怀备至,经常跟患者聊天,从精神上鼓励他们。这些患者出院后,秦永庆定期回访,送药上门,防止患者的麻风病复发。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用一个老共产党员,冲锋陷阵的精神,用那双仓健有利的双手,拉着麻风患者走出人生的低谷,勇敢开始新的生活。
    以诚挚对待误解,以善良包容乡邻,勤奋好学的秦永庆的以身作则的言行举止,不但在乡亲们之间传闻颇广,让孩子们也印象深刻。
在防疫站时,为了能更好的掌握有关麻风等传染病的防疫知识,他翻阅了大量的材料,刻苦钻研。小小的煤油灯下,高大的秦永庆抱着书本,凑近豆大的光影凝神静气的学习,往往一看就是一宿。清晨,当他揉着发涩的眼睛叫儿女们起床上学时,睡眼惺忪的孩子们看着花脸猫一样的父亲,乐不开支。
原来,煤油灯燃烧时的黑烟熏花了秦永庆的脸庞,特别是眼窝和鼻孔里,整个成了黑色的“花脸猫”。“花脸猫”父亲秦永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名副其实的慈父。
六十年代口粮紧缺,每月限量供应可以换馒头的粮票,他在防疫站每月的粮票仅够正值壮年的他一个人填饱肚子。为了给身处农村的妻儿剩下口粮,他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月末回家的时候,他将省下来的粮票换成香酥可口的饼干,回家后将饼干拿出来时,孩子们欢欣的笑脸和香甜的吃相,消瘦的秦永庆感到非常满足。
 
    秦家姐妹回忆说,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父亲推着自行车从大门口出现,孩子们立刻像蜜蜂见了花朵一样,欢笑雀跃着奔向风尘仆仆的秦大爷。
有一次,最小的秦姑娘心事重重的坐在门口不起身,秦大娘走过来问她为什么不进屋?她满眼期待的抬头看天,一本正经地抿着小嘴说:“今天我爸爸要回来了。”秦大娘心下奇怪,问为什么?秦小姑娘煞有见识的指着天说:“你看这天多好啊,是我爸爸回来的天色呢。”
说起这件事的时候,秦大娘哭笑不得的同时又有些心酸,她说:“孩子实在太想父亲了,都想出幻觉来了。”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儿女们都已长大成人。
  可以说,秦永庆对孩子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五个儿女懂事上进,勤奋好学。在七八十年代,大学生还不普及的时代,全部考入大学,成为了时代的娇子。有父亲的言传身教,他们走入工作岗位后,个个工作勤奋,任劳任怨,像秦永庆一样,全部成为了新中国合格的共产党员,后辈中更是人才辈出,博士研究生层出不穷。
保家卫国的自豪感让秦永庆对军旅有了别样的情结,他对部队感情很深。在秦永庆看来,参军,作共和国的卫士是效力国家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为了延续秦家的爱国情怀,秦永庆将小女儿送入了军营。前几年,老人家又将自己的孙子送入了军营。
春节来临,每次民政局到秦家去挂光荣牌,秦永庆都乐得跟捡了大元宝一样。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军旅情结,是这位开国老兵对祖国的热爱情怀,也是一位军人对保家卫国军职的自豪和骄傲!
   2005年,对于年近八十岁的秦永庆是一个充满了惊喜的日子。当单位同事将由由胡锦涛主席亲自题名颁发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金质纪念章送到他手上时,他兴奋地握着那枚勋章,充满了欣慰和欢喜地说:“感谢党中央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与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是幸福的!”
转眼十年已过,现今接近九十高龄的开国老兵秦永庆,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在春天的杏花树下接受笔者的采访,说起历经的十年战争,老人神采飞扬,滔滔不绝。
春风吹过,有粉色的花瓣从他苍老却依然坚毅的脸庞前飘落,谈兴正浓的秦永庆抬头凝视着花树,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感慨颇深地说:“战争岁月很苦啊,如果没有战争,岁月怎样过都是好的。”(赵细溪)
顶一下
(6)
60%
踩一下
(4)
4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管理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06-10 16:06 最后登录:2022-11-02 07:1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