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琅琊关注 >

坚持申报见义勇为奖屡被拒

时间:2011-02-22 15:30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平时大家提倡的都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然而江津区白沙镇一名有着20多年航运经验的老船工,却用自己的行为,颠覆了人们对这一传统价值观的认知:20年间,他曾在长江中救起近百人,从2007年开始,他就踏上了见义勇为的申报之路,虽然因政策等原因屡遭拒绝,但他仍坚持着继续申报。老人说,他希望能用自己高调的行动,来倡导更多的人行善。昨天,白沙镇综治办称,他们有可能会按相关规定,对老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表彰。

  再次申报未果遭妻埋怨

  2月10日晚上7时,江津区白沙镇芳阴村五组。69岁的袁锡仁在记者的陪伴下,借着手机的微弱光亮,从镇综治办回到了自己家中。

  刚进家门,妻子就问:“今天你又到镇上去申报见义勇为奖,有啥子进展没得嘛?”

  有着20多年航运经验的袁老汉叹了口气回答:“要是有结果就好了。”

  “我早就给你说了,叫你死了这份心,莫再去申报啥子见义勇为奖了。”妻子杜位群开始埋怨起老伴来,“我和娃儿一直劝你莫再去争了,你就是不听。”

  “我啷个不去?20年来我在长江里救了近100人,我做了那么多好事,政府凭啥子不给我一个表示呢?”面对妻子的责怪,袁老汉并不“买账”。

  “你看嘛,这几年来,你东奔西走,为了得那个奖,庄稼也很少种,我看这个家快要完了哟。”杜位群斜瞟了他一眼,无奈地说:“你这个人就是太犟了。”

  袁老汉不再理会妻子,继续抽着自己的闷烟。

  20年长江中曾救近百人

  在和记者聊天时,袁老汉回忆起当年在长江里勇救落水者的情形,依然满脸兴奋。

  他扔掉烟头,掰着手指头给记者随口道出了几名被救者的名字:黄长明、杨才勇、周广州、赵彬岚、张惺悦……

  袁老汉说,2000年8月7日下午2时左右,村民黄长明到长江里去洗澡,当游到江中心时,因全身力气用尽无法游回,不得不大声呼救。当时黄的母亲胡国平恰好在江边,听到儿子的呼救声后,她马上找到正在附近候客的袁老汉救人。袁老汉二话不说,驾起小船直奔江心,和衣跳进江里,把黄长明救到船上。

  2001年上半年的一天,当地小孩赵彬岚和堂弟赵洪一起到长江边玩水,谁料赵洪一不小心掉进江中,慢慢朝深水区漂去,吓得他大呼救命。这时,赵彬岚不顾一切跳下江,想把他拉起来,哪知她自己也漂进了深水区。正在这时,独自在船上的杜位群闻讯后,把船开了过去,不会游泳的她丢下救生圈,又拿竹竿朝姐弟俩伸去。20多分钟后才终于将姐弟俩救上来。

  这两起救人事件,记者从黄长明的母亲胡国平和赵彬岚本人处均得到了证实。两人均说,他们至今仍对袁老汉夫妇俩心怀感激之情。

  不过最让袁老汉夫妻俩难忘的是,1992年“珞璜129号”船搁浅后救人一事。

  袁老汉回忆说,1992年的一天,这艘载有80多名乘客的客船行至高占滩水域江心时,突然搁浅。听到船上客人的呼救声后,正好把自己船上的客人送到岸边的他和老婆,立即驾船赶到江心展开救援。

  “我用自己的船将对方船上的客人转移了两次,共转移了80多人。”袁老汉的说法得到了白沙镇近10位目击者的证实。他们说,那艘搁浅船被拖时,船身已倾斜进了水。

  后来,袁老汉找到这些被救者或其亲属,他们用书面的形式写下了当时被救的相关情况,并签名按了手印。

  白沙镇综治办主任张羽称,经初步核实,自1981年至2001年间,当时作为船主的袁锡仁确实在长江中勇救过近百人。

  看电视新闻萌发申报愿望

  袁老汉告诉记者,自己在长江边出生长大,1981年初,他和妻子办好执照,好不容易凑了一万元,买来一艘准载7吨的木船,从白沙镇的高占滩码头到长江对面的土墩溪段搞起摆渡。

  今年56岁的杜位群介绍,当时那艘木船成了全家的经济支柱,“老袁负责掌舵,我负责轮机。”她说,当地人习惯称他俩摆的是夫妻船,一天共摆渡6趟。2001年7月,长江上的机驳船多了起来,竞争加剧,老袁的生意开始清淡起来,他们这才放弃了摆渡的业务。

  时间转眼已过了20多年,袁老汉为何突然想到要申报见义勇为奖呢?

  面对记者的追问,袁老汉回忆说,2007年8月中旬的一天,他独自在家看电视,有条新闻称一名男子因救了两名落水者,被授予见义勇为称号,还获得了一万元奖金。

  这条消息让他无比兴奋。

  申报见义勇为奖的想法随后一直挥之不去。

  杜位群称,那段时间,老袁像着了魔一样,整天喜形于色,逢人便说自己要当英雄了。

  见义勇为不符规定被拒绝

  自2007年8月下旬起,袁老汉开始走上了申报见义勇为称号之路。

  他首先找到白沙镇综治办,咨询相关的申报程序和材料。

  回家后,只有小学文化的袁老汉,一笔一画地写下救人经过及申评的报告,再请人将材料打印出来。

  袁老汉说,2007年8月下旬,他把材料交到了白沙镇综治办,希望评见义勇为称号。

  同年8月24日,该镇综治办书面回复袁锡仁称,他救人的举动因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不能评见义勇为称号。

  袁老汉并没有气馁,又找到江津区综治办咨询,回复仍是不能评定。后来,他又找到江津区人大一负责人,认为自己的申评未成功,“怀疑有人眼红,在从中作梗”,希望对方监督区综治办的评定工作。

  2009年8月4日,袁老汉找到江津区信访办,区纪委书记张庆凯热情接待了他,在给他作了一番解释后,还把他反映的信件转交到了区综治办。

  然而,区综治办的回复仍然是不能评定。

  袁锡仁称,此后他无数次找到镇综治办,4次找到江津区政府,近10次找到区综治办反映此事,但结果仍然一样:他的行为不符合相关政策的规定。

  今年2月9日晚上,袁老汉托人在大渝网发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昨天,江津区综治办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袁锡仁曾多次找到他们,要求申评见义勇为称号,但自2000年7月1日施行的《重庆市鼓励公民见义勇为条例》第三条规定,对见义勇为概念的界定是:不负有特定职责的公民,为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挺身而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而2006年1月1日施行的修改后的该条例第三条,对见义勇为的定义则是:指不负有法定职责和特定义务的公民,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或抢险、救灾、救人,表现突出的行为。

  他说,20年来,袁锡仁在长江水域多次抢险、救灾、救人,这种行为应该肯定,值得大家学习,但2000年施行的该条例,并未包含“抢险、救灾和救人”的行为。

  家人反对 村民支持

  袁锡仁说,自己申评见义勇为这个称号,现在连他那毕业于江津卫校的女儿,以及在家务农的妻子都坚决反对。

  妻子杜位群称,家人反对的原因是政府多次给他解释清楚了,说他不符合政策规定,再加上他在外面奔波,连家也照顾不到。

  村民邹树堂称,老袁做了好事,是远近闻名的,是该得到奖励。

  同样支持老袁申报的,还有村民邱强国。在他眼中,老袁确实显得有些固执,但也很善良,哪家有困难,他总是伸援手。

  昨天,白沙镇综治办主任张羽告诉记者,他将把老袁的情况向相关领导再次反映,争取按相关规定对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表彰或鼓励。

  新闻面对面

  坚持申报

  是想倡导更多人行善

  记者:政府已多次给你解释清楚了,说你的行为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为什么还要坚持申报呢?

  袁锡仁:我做了好事是该得到表扬噻。

  记者:以前我们常说要像雷锋一样,做了好事不留名,而现在你做了好事则主动要求申报见义勇为奖,这是为什么呢?

  袁锡仁(反问):电视里说,陈光标做了善事,不也是在高调宣扬吗?

  记者:你高调的原因是什么呢?

  袁锡仁(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现在高调申评不是为了奖金,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自觉见义勇为,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

  记者:如果你申报见义勇为不成功,以后有人向你求助时,你还会再伸援手吗?

  袁锡仁(语气坚决):肯定的,那是肯定的。首席记者 黄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管理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06-10 16:06 最后登录:2022-11-02 07:11
推荐内容